深夜两点半的生物实验室,离心机还在嗡嗡作响。白大褂下摆沾着咖啡渍的年轻研究员摘下橡胶手套,在监控死角摸出贴满便签的笔记本电脑。这就是《任务是采集精液》日更万字的秘密基地——谁能想到这部在笔趣阁引发热议的科幻小说,竟诞生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操作台?
"你以为我在写小黄文?"作者"随便啦"在最新章末留言里敲出这句话时,显微镜下的噬菌体正在裂解大肠杆菌。这部被书名耽误的硬核科幻,用三章篇幅就构建出令人脊背发凉的未来图景:当人类基因库被神秘病毒污染,最后的安全样本竟藏在特定男性的生殖细胞里。主角接到的荒诞任务,实则是人类文明存续的终极密码。
实验记录本上的涂鸦暴露了作者的野心——某页边角画着DNA双螺旋与星际战舰的融合草图,潦草标注着"量子纠缠生殖细胞库计划"。读者在评论区炸开锅:"看到第三章的冷冻舱暴动,我手里的奶茶直接吓掉了""那些以为是擦边文的兄弟,现在脸疼吗?"
"随便啦"的工位挂着两块铭牌:生物工程部助理研究员/笔趣阁签约作者。这个白天调试基因测序仪、晚上构思星际战争的90后,用实验室的废弃耗材搭建了专属写作神器——培养皿当烟灰缸,微量移液器改造成翻页笔,连恒温摇床都被开发出灵感激发模式。
"读者说第27章的基因锁设定烧脑,其实那是我们上周失败的实验结果。"他在作者访谈里轻描淡写。小说中让全网跪求更新的"液态记忆存储技术",原型竟是实验室冰箱故障导致的样本复苏事故。那些被读者疯传的"高能反转",往往是他等电泳结果时的即兴创作。
笔趣阁的编辑透露,这部作品创造了三项站内记录:读者从第5章开始集体修改书评标签、单章付费率暴涨300%、"求更新"催更票塞爆服务器后台。而最让出版界震惊的是,某顶尖科幻杂志竟为这部"不正经"网文开出专栏——毕竟谁能拒绝把量子物理写成调情代码的天才呢?
此刻实验室的紫外灯再次亮起,"随便啦"的键盘上跳跃着两种未来:一种是培养皿里正在编辑的超级抗病毒基因,另一种正在最新章节里酝酿着跨星系文明的对决。当现实与虚构的边界在移液枪尖模糊,或许正如主角在第42章的自白:"采集文明火种的方式,从来不止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