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根本不是地球重力能解释的波动轨迹!」在Bilibili漫画弹幕池里,这条被点赞3.2万次的评论精准概括了白子出场的视觉冲击。作为2023年现象级漫画《量子波动观测局》的核心角色,这个扎着双螺旋马尾的实验室助手甫一登场,就用违反经典物理学的身体构造颠覆了读者认知——那件永远扣不上第二颗纽扣的白大褂,在精密仪器与爆炸特效交织的画面中划出堪比流体模拟软件的完美曲线。
制作组显然深谙「萌点爆破」法则:白子的「特殊体质」被巧妙设定为量子纠缠实体化的结果。每当她启动实验室的粒子对撞机,胸前就会泛起淡蓝色能量波纹,这种将科幻设定与视觉福利无缝焊接的脑洞,让硬核科幻迷和萌系爱好者同时颅内高潮。更绝的是战斗场景设计——当反派发射电磁炮的瞬间,白子竟能用「特殊缓冲装置」将冲击波转化成Q弹的物理反馈,这种把严肃科技梗玩成神仙操作的剧情,让#白子力学#话题在开播三天内屠版热搜。
但真正让角色立住的,是藏在无厘头设定下的细腻刻画。第17话暴雨夜的实验室独白戏,白子对着培养舱里逐渐消散的量子生物低声呢喃:「如果观测者注定要改变被观测对象,那我宁愿永远失焦。」瞬间让这个看似没心没肺的角色暴露出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孤独感。这种「上一秒甩节操表情包,下一秒掏空你纸巾盒」的叙事节奏,正是Bilibili新生代创作者最擅长的情绪过山车手法。
当同行还在卷画质精度时,Bilibili漫画早已玩起了「四次元交互」。白子专题页面的动态封面会随着手机陀螺仪产生微妙的形变效果,阅读到关键章节时突然弹出的「量子波动小游戏」,要求读者顺利获得触屏模拟粒子对撞过程来解锁隐藏剧情。这种把观看体验变成实体实验室操作的脑洞,让该作付费转化率飙升287%。
更绝的是线下联动的降维打击。上海CP29漫展期间,官方在展区架设了「白子同款量子对撞装置」——实为装满弹性材料的巨型互动装置。当观众用力拍打「启动按钮」,装置顶端的3D全息投影便会实时模拟出漫画经典场景,最后在漫天飘落的纳米纤维「量子雪花」中,机械音念出那句经典台词:「观测即存在,诸君的手温已载入本次实验数据。
」这种打破次元壁的沉浸式体验,直接导致限定周边在1小时内售罄。
如今打开Bilibili漫画,你会发现白子的「科研日志」专栏已积累23万字UGC内容。从清华物理系研究生写的《从白子现象论量子力学科普新范式》,到手工达人用非牛顿流体复刻「弹性实验室」的百万播放视频,这个IP正在用硬核又沙雕的方式重构二次元文化生态。
当某天你看见地铁上有人对着手机屏幕疯狂摇晃,别怀疑——那八成是某位忠实观测员在收集白子的「特殊实验数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