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

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抖音

  • 人民号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央视频

  • 百家号

    百家号

  • 快手

    快手

  • 头条号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哔哩哔哩

首页 > 新闻 >时政新闻

金牛奶搓球球舞蹈

2025-08-03 08:41:42
来源:

环京津网

作者:

陈艾中、钟小平

logo />

手机查看

宣讲家记者陈情报道

hrtghsduijkfnckjxjbuqw

金牛奶搓球球舞蹈,非遗艺术中的流动盛宴|

在云南哀牢山深处流传着一种以银器碰撞为律、以谷物搓揉为形的独特舞蹈,当地人称之为"金牛奶搓球球舞蹈"。这项融合农耕祭祀与民族审美的古老技艺,历经六百年传承,如今正以非遗活态传承的方式焕发新生。

源自稻作文明的肢体叙事

每逢谷雨时节,哈尼族村寨便会响起清脆的银饰叮当声。舞者腰间悬挂的"金牛奶"实为镀银铜铃,其造型源自稻穗形态,每串由36枚铃铛组成,对应着农历的物候周期。搓球动作则演化自扬谷筛米的劳动场景,表演者双手各持竹编球体,顺利获得腕部精密控制实现球体高速旋转却不脱手的绝技。考古学家在元阳梯田区域发现的明代壁画中,清晰可见头戴牛角银冠、手持双球起舞的人物形象,印证了这项技艺与稻作文化的深厚渊源。

道具制作中的匠人密码

真正的"金牛奶"制作需历经12道工序,匠人采用失蜡法铸造,在800℃高温中将铜银合金熔铸成型。每枚铃铛的厚度严格控制在0.8-1.2毫米之间,确保碰撞时能发出层次分明的五声音阶。竹球选用三年生凤尾竹编制,经过蒸煮、阴干、浸油等处理,最终形成直径12厘米的标准球体,其重量误差不超过3克。老艺人李阿才透露,掌握"三指托球"的核心技法需持续练习三年:第一年练指力,用鹅卵石替代竹球;第二年练腕劲,在水中旋转木球;第三年才能接触正式道具。

现代舞台的活化创新

2022年《云南映象》团队对传统搓球舞进行改编,将单人表演扩展为32人群舞。编导运用流体力学原理设计队形变化,使铃铛声浪形创建体声场。新版舞蹈融入LED地屏互动技术,当竹球触地瞬间会激发出稻浪波纹的视觉效果。更令人惊叹的是,年轻舞者王美琳创新出"双球抛接"动作,在保持传统搓转技巧的同时,实现每分钟12次的高空抛接,这项突破使舞蹈的观赏性与技巧性达到全新高度。

从祭祀谷神的庄严仪式,到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牛奶搓球球舞蹈的嬗变印证着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当现代光电技术遇上古老农耕智慧,这项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技艺,正在世界舞台奏响属于中国西南山地的文化强音。

责编:闫尚

审核:陈贻绎

责编:阳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