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行塞进书包的困困兽九月开学季的暴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林小满抱着湿透的帆布包冲进教室时,后颈突然传来毛茸茸的触感——有人把带着体温的玩偶塞进她卫衣帽兜。转身只看见周野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还有帽子里那只咧着嘴的灰色困困兽,耳朵上别着张字迹潦草的纸条:"帮我养三个月"。
这个总在篮球场投三分的问题学生,和总缩在图书馆角落的图书委员,原本就像平行世界的两个坐标。直到小满发现困困兽肚子的拉链藏着本皮质日记,锁孔形状竟与她的银杏叶书签完全契合。深夜台灯下,泛黄纸页里工整的楷体字让她瞳孔震颤:"医生说焦虑症像住在胃里的困困兽,今天它吃掉了我第十支铅笔。
原来周野每天课间嚼的话梅糖,是为了掩盖抗焦虑药的苦味;所谓逃课去网吧,其实是躲在医务室做心理疏导。而此刻蜷缩在少女怀里的玩偶,正发出微弱的震动——当她用手指轻触困困兽的爪子,日记本竟浮现出新的荧光字迹:"现在它开始偷吃你的心跳了吗?"
在雨季发芽的秘密共生生物教室的标本柜成了他们的树洞。每周三放学后,小满会把写着日常碎片的便签塞进困困兽的左耳,周野则往右耳塞薄荷糖和手绘药盒使用说明。当梅雨季来临,玩偶肚子里的日记本已经叠了二十三张车票存根,记录着他们用零花钱策划的"焦虑出走计划":去城郊看不会说话的羊群,在深夜便利店听收银机叮咚作响,甚至混进老年大学听二胡课。
直到期中考试前夜,教导主任的手电筒光刺破黑暗。躲在器材室的两人被当场抓获,周野把小满推进储物柜的瞬间,她听见少年用从未有过的颤抖声线说:"困困兽需要冬眠了。"隔天公告栏贴出处分通知时,小满攥着被退回的玩偶站在校长室门口,发现绒毛里藏着张浸过泪痕的纸:"它现在学会消化眼泪了,你要教它怎么笑吗?"
多年后出版社寄来《困困症候群》样书时,已成为儿童心理学家的林小满在扉页写道:"有些人的灵魂天生带着褶皱,而爱是慢慢熨烫的过程。"附页夹着当年的银杏书签,背面是某人新添的钢笔画:两只尾巴打结的困困兽,正在偷吃同一块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