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日报
陈万霞
2025-08-12 22:12:21
深夜刷到《男女一起嗟嗟嗟很痛原声无马》的片段时,很多人误以为这是某对网红情侣的吵架直播——女主把外卖盒砸向墙壁的闷响、男主扯开领带时布料撕裂的沙沙声、阳台上烟头明灭间颤抖的呼吸,这些未经修饰的声轨像一根细针,精准刺破了现代都市爱情剧的滤镜泡沫。
剧中反复出现的「嗟嗟嗟」拟声词成为点睛之笔——既是女主啃指甲时的焦虑回响,也是男主用打火机叩击茶几的烦躁节奏,更是两人在沉默对峙中血液奔涌的共振频率。当第三集浴室戏份里,花洒水流声与啜泣声以1:1比例混录时,有观众在弹幕里写:「这他妈不就是上周三的我?」
开播两周后,#嗟嗟嗟文学#在短视频平台炸出4.2亿播放量,无数人开始用手机直怼着脸拍摄自己的「无马时刻」:刚毕业的程序员展示合租房里发霉的墙角,二胎妈妈录下凌晨三点冲奶粉的脚步声,甚至有人上传分手当天在公司厕所擤鼻涕的录音。制片人在采访中透露:「我们没料到观众会自发完成这场大型社会实验。
该剧真正刺痛大众神经的,是撕开了亲密关系中的「体面伪装经济学」。当女主计算着男友送的YSL口红相当于他日薪的1/3,当男主在兄弟群里吐槽「她连我喝星巴克都要算碳足迹」,这些曾被归为「上不了台面」的计较,终于被摊在镜头前暴晒。有社会学博主指出:「它把当代年轻人恋爱中的ROI(投资回报率)焦虑,做成了可视化数据模型。
值得玩味的是,在超话里最火的不是主角颜值cut,而是剧中那盏总是接触不良的吸顶灯——它时明时暗地照着情侣争吵、加班、吃泡面,直到大结局时被换成宜家纸灯笼。这个被观众称为「赛博伤痕美学」的意象,或许暗示着:当我们不再害怕暴露生活毛边时,真正的治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