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这玩意儿比数学压轴题还难搞!"林小北抹了把额头的汗,手里的导管配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十五岁的林向南没说话,只是把弟弟汗湿的刘海撩到耳后,这个动作从他们幼儿园抢积木时就形成了肌肉记忆。
这是兄弟俩第三十七次尝试组装父亲留下的导管立设备。作为机械厂技术骨干的父亲半年前突发心梗去世后,这台用于管道压力测试的精密仪器就成了未完成的父子约定。母亲在纺织厂三班倒的疲惫身影,让两个少年在深夜的台灯下达成共识——必须让这台机器重新运转。
青春期特有的荷尔蒙在狭小的工作间里发酵。小北总是不自觉模仿哥哥挽袖口的角度,向南则会偷偷对比两人日渐相似的肌肉线条。当小北第三次拧错压力阀时,向南突然把扳手砸向墙面:"你能不能别总想着超越我?"飞溅的火星照亮了两人错愕的脸——那个永远温和的哥哥第一次露出了獠牙。
转折发生在梅雨季的黄昏。小北失踪三小时后,向南在废弃篮球场找到了蜷缩在雨幕里的弟弟。湿透的校服下,少年颤抖着掏出皱巴巴的图纸:"哥,我把控制模块重新设计了。"图纸边缘还粘着食堂的辣椒油,那是向南最爱拌饭的佐料。
当仪表盘终于亮起绿灯时,兄弟俩的击掌声惊飞了窗外栖息的麻雀。小北设计的双控系统巧妙解决了单向承压难题,而向南改良的缓冲装置让机器运转声响变得像母亲年轻时哼的摇篮曲。那些曾经剑拔弩张的较劲,此刻都化作齿轮咬合的精密节奏。
班主任王老师带着市青少年科创大赛的报名表登门时,闻到了工作间里淡淡的松节油味道。这是父亲生前保养工具时最爱的气味,如今混合着两个少年蓬勃的朝气,在斑驳的水泥墙上勾勒出三个男人的剪影。母亲红着眼眶把父子三人的合照擦得锃亮,照片里父亲的手正按在小北肩头,而向南的指尖刚巧触到镜头边缘。
决赛现场发生戏剧性一幕。当评委质疑"初中生不可能掌握液压传动原理"时,小北突然拽过话筒:"我哥每晚都在教辅书上写满批注。"大屏幕适时切到向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某页边角画着个戴眼镜的小人——正是小北上课打瞌睡的糗样。评委席爆发笑声的瞬间,压力表数值开始平稳爬升。
领奖台上,向南突然抢过弟弟的奖杯:"这家伙把我存的游戏币全换成轴承了!"台下哄笑中,小北晃了晃手机:"妈说今晚红烧肉管够。"兄弟俩在快门声中勾肩搭背的模样,被校报抓拍成"年度最暖瞬间"。而工作间里静静运转的导管立设备,正在为隔壁瘫痪多年的张爷爷调试呼吸机参数。
此刻暮色中的家属院里,两个追逐的身影正掠过斑驳的管道网。那些曾让他们困惑的流体力学公式,如今化作耳边呼啸的风声。青春期特有的迷茫与躁动,在金属碰撞的清脆回响中,谱写成关于成长的二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