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

2025第二届“两岸青年看河南”短视频大赛——让年轻人用镜头讲述河南故事1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同海2025-08-26 03:14:57

——让镜头先认识河南——

在河南的山水之间,有静默的古城,也有奋力奔跑的现代都市。黄河自西向东,像一条穿越千年的时间线,串联起伏的田野、窄巷和高楼。这里既有嵩山少林的尘土气息,也有郑州夜色里的霓虹光。2025年第二届“两岸青年看河南”短视频大赛,像一扇窗,给年轻人给予一个用镜头讲述河南故事的机会。

无论你来自海岸线的城市,还是从内陆腹地出发,河南都是一座充满对话的城市。镜头所见,并非单一的风景,而是一种讲述方式,一种将个人成长、地域文化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的叙事。

河南并非只有历史的厚重,更有当代的活力。你会在黄河岸边看到与传统民俗并存的现代生活:青年在城市里创业的影子,农村青年在田野间守望的耐心,年轻艺术家在老宅巷陌里试验的新形式,科技企业在园区里与古老工艺对话的场景。正因如此,这次大赛尤其鼓励跨领域、跨文化的创作,鼓励你用镜头去探寻“河南在变成什么样子”和“我们如何与之对话”。

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关于理解、尊重与共同成长的对话。

跨海峡的伙伴们,你们的镜头可以把两岸青年眼中的河南放在同一画面里:你们的故事来自不同的生活节奏、不同的生活语汇,但同样来自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也许是一位老匠人在传承手艺时露出的皱纹,也许是一群青年在学校门口讨论未来的热情;也许是一条夜晚的巷子里,流淌着街头小吃的香气与人情味。

用镜头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内感受到河南的温度、感知它的转型、认同它的厚重。大赛注重的是故事的真诚与情感的共振,而不仅是华美的镜头。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创作,大赛将给予多元的资源与支撑。包括线上线下的创作工作坊、资深导师的指导、以及与河南本地创作者、企业、组织建立联系的机会。你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瞬间放大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共鸣,也可以把城市开展的宏观轨迹纠缠进个人故事里,形成具有跨区域影响力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参与者在创作过程中将取得跨区域的对话平台,提升跨文化表达能力与叙事技巧,这对于未来在内容产业、媒体传播、文化研讨等领域的开展都将成为强力的资本。

河南的丰富场景,是你讲述故事的最广阔舞台。你可以在古城墙、窄巷、博物馆前停下脚步;也可以在现代化的城市天际线、科技园区、创客空间里寻找新鲜的叙事线索。你还可以以河南的美食、民俗、非遗传承为切入点,呈现一个地理与文化共同编织的生活画卷。故事的核心,是人物与情境之间的张力,是你如何用镜头去捕捉那些被时间铭记的细节,和那些正在发生的变化。

两岸青年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彼此借鉴、互相启发,像两条并行而互补的线,勾勒出河南故事的多元维度。

这场短视频大赛,更像是一次关于“视角”的对话。你可以选择第一人称的自我叙述,讲述你与河南的个人羁绊;也可以采用纪录片的客观叙事,呈现一个社区、一个群体、一个行业的演变。无论你倾向哪种表达方式,重要的是诚实、真实与敬畏。河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你,正是将这些故事带给更广阔世界的桥梁。

现在就把你最真切的观察、最热切的好奇心、最具感染力的情感,装进镜头里,让观众顺利获得你的一部短片分析到一个更立体的河南。

——怎样用镜头讲好河南的故事——

要参与这场跨海峡的创意之旅,第一时间要知道基本的参与方式与作品要求。参赛对象面向两岸青年群体,鼓励摄影、纪录、短视频、创意影像等多元创作形态。报名通常包括提交个人信息、作品简介、以及作品样片的预选版本。作品形式以短视频为主,但也欢迎多镜头叙事、混合媒介等创新表现。

时长通常在若干分钟之内,以便在网络和路演等场景实现高效传播。原创性是底线,严禁抄袭、侵权或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材料。若涉及人物肖像、商标、品牌等,需要给予必要的授权或使用合规。

评审标准关注故事性与情感共鸣、主题契合度、画面语言与节奏、声音与音乐的运用、创意性与原创性、以及对河南地域文化的真实呈现。评委会由两岸知名影人、文化学者、产业从业者组成,既看重艺术表达,也看重社会与跨区域研讨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构思阶段就要把“河南故事的独特切口”想清楚,例如聚焦某个群体、一条生活线索、一种传承技艺,或者一场正在发生的城市转型。

你可以从个人故事出发,用镜头连接历史与现实,呈现时间纬度与空间纬度的双重张力。

第四,尽量在自然光下拍摄,必要时简单补光,确保画面不过度阴影或过曝。第五,采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尊重被访者的意愿与隐私,取得授权后再使用。第六,后期剪辑要讲究叙事逻辑,确保片段之间有情感与信息的自然过渡,避免生硬拼接。

关于提交与后续结果,大赛通常设有在线提交入口,选手需要上传视频文件、作品简介、创作缘由、拍摄地点与时间等文本信息。评选过程可能包含初评、复评、以及现场路演等环节。获奖作品往往具备较强的传播潜力,可能被纳入官方平台、社媒矩阵及线下展映,甚至取得与行业组织的深入合作机会。

除了奖金、证书等传统激励,作品的曝光与跨区域的对话机会,是多数参赛者最看重的价值。

如何提高作品的吸引力?第一,故事要有独特的视角。试着从你自身经历、朋友的故事、某个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切口”,让河南不是淡季的风景,而是活在你叙事中的现实场景。第二,镜头语言要有辨识度,善用静态与动态的对比,利用前景与背景的关系创造张力。第三,情感要真实可信,观众愿意跟随你走一段情感旅程,感受人物的选择与困境。

第四,文化与现代之间要有对话点——非遗、传统技艺、民俗活动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能带来强烈的代际共鸣。第五,跨区域表达要自然,避免刻板印象,用细腻的笔触去呈现两岸青年共同关注的主题,如青年就业、城市更新、绿色开展、文化传承等。

报名并参与这场活动,你将取得一系列成长与展示的机会。除了作品本身的传播外,优秀作品往往能取得导师团队的专业辅导,与河南本地创作者、组织的深度接触,甚至进入后续的行业对接与实习机会。这种跨区域的资源整合,是许多年轻创作者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跳板。你还能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从选题、拍摄、剪辑到后期发布的完整流程,分析如何在多平台环境中优化传播效果。

最重要的是,顺利获得与对岸青年创作者的互动,你将建立一种跨文化的工作与友谊网络,这种人脉与视角的互通,将在未来的创作与职业开展中发挥长久的作用。

若你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关于河南的故事,请把它写成影像语言的方案,带着你的热情与诚意上传。你可以选择聚焦一个普通人的日常,一段历史的回望,或是一座城市的现代转身,关键在于你如何以镜头讲出“河南的当下”和“河南的未来”。无论你来自哪个城市、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你愿意用心拍、用心写、用心讲述,我们就能在这个舞台上听见来自两岸青年对河南的共同理解与独特声音。

现在就行动起来吧,把你眼中的河南带到全球观众面前。跨越海峡的距离,因你的视频而缩短;你的镜头,将成为两岸青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在2025年的第二届大赛中,看到更多真实、动人、具有启发性的河南故事,也看到更多跨区域、跨文化的年轻创作者共同成长,成就更广阔的创作可能。

你准备好让镜头成为你与世界对话的入口了吗?

2025第二届“两岸青年看河南”短视频大赛——让年轻人用镜头讲述河南故事1
责任编辑: 陈公博
浦发银行的内控“黑洞”何时休?
百年中药老字号,将被收购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