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下午3时17分,港铁荃湾线车厢监控镜头捕捉到特殊画面——身着米色针织开衫的台湾女演员吴梦梦,在未着内衣的状态下自然倚靠扶手杆,胸前激凸痕迹透过薄衫清晰可见。这个被网友戏称为「移动18禁」的场景,在当事人Instagram限时动态得到证实:「正在体验香港版《昼颜》实境秀」。
这并非吴梦梦首次挑战公共空间着装规范。早在2021年东京新宿街头,她就以「真空散步」系列影片累积破亿点击,当时日本网友多以「身体自主权实践」给予正面评价。但移植到香港的相同行为却引发轩然大波,24小时内相关话题登上微博、连登讨论区热搜前三,香港影视处更收到37宗投诉指其「破坏社会风化」。
值得玩味的是,事件发酵过程中出现多重认知错位。有眼尖网友发现,吴梦梦当日实际佩戴透明胸贴,所谓「真空」更多是视觉错觉。香港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李明德在专栏指出:「公众对『暴露』的感知存在文化滤镜,台湾艺人+日本模式+香港场域的三重叠加,放大了道德焦虑的投射效应。
深入分析网络声浪,支持派与反对派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台湾PTT论坛热评「港铁冷气够强才敢这样穿」,将焦点转向城市基础设施;日本2ch网友制作对比图,显示原宿街头类似穿搭的普遍性;而香港本土讨论则聚焦《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是否适用,有律师网红连夜制作10分钟普法视频。
吴梦梦团队在接受《苹果日报》专访时透露,此次行为经过精密计算:针织衫材质选择70%棉+30%聚酯纤维保证透视度却不走光;行走路线避开学校区域;甚至精确计算下午时段车厢光照角度。这种将情色美学转化为空间艺术的策略,被《端传媒》形容为「用身体丈量城市宽容度的游标卡尺」。
事件背后折射出更深层的文化命题。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主任周楚阳提出「三地裸露光谱论」:台湾将身体争议娱乐化,日本视作亚文化常态,香港则倾向法制化处理。当吴梦梦撕下「成人片演员」标签,以行为艺术者身份进行城市实验,实际上正在测试华语圈公共空间的弹性边界。
这场精心策划的「软性情色游击战」,或许将成为重新定义公众场合着装自由的分水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