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杭州某小区监控画面里,穿着印有"押巴小孩"logo睡衣的年轻男子,正用造型奇特的勺子给哭泣的小女孩喂食凝胶状食物。这段被冠以"阿里巴巴员工虐童"标题的15秒视频,在微博、抖音同步爆发,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2.8亿次。网友迅速分成两派:愤怒的家长群体要求严查食品安全,年轻网友却对视频中Q弹的"凝胶食物"产生浓厚兴趣。
随着#押巴小孩#话题冲上热搜第3位,阿里巴巴集团凌晨4:17分发布首条声明,证实视频中男子系旗下新创食品品牌"押巴小孩"研发工程师,强调"凝胶食物"实为即将上市的新型儿童营养冻干产品。这份看似危机公关的声明,却因配图里工程师穿着实验室白大褂调配彩色凝胶的"剧透照",意外引发二次传播热潮。
"这不就是现实版《查理巧克力工厂》?"95后宝妈@小鹿斑比在抖音发布的仿妆视频取得82万点赞。她将眼影调成产品主打的星空蓝,用啫喱头发膏模拟视频中的凝胶质地。这种UGC内容的病毒式传播,让"押巴小孩"淘宝旗舰店未上架产品就收获37万收藏。食品行业分析师李维指出:"这场传播完美踩中Z世代对猎奇食品的探索欲,把危机变成了现象级营销。
当舆论战进行到第48小时,阿里巴巴突然放出完整版8分钟视频。画面显示工程师为安抚过敏体质的侄女,现场用冻干粉调配无麸质果冻。这个温情转折让事件性质彻底反转,相关话题#科技暖男改造记#阅读量飙升至5.4亿。集团顺势启动"72小时透明实验室"直播,展示产品从原料甄选到封装的全过程,直播间峰值人数达683万。
值得玩味的是,事件中反复出现的"押巴"二字实为阿里巴巴注册的新商标类别。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该集团在事件爆发前3天刚完成"押巴小孩"在婴幼儿食品、教育玩具等8个领域的商标注册。营销专家张天宇分析:"从时间线看,这极可能是套完整的事件营销组合拳。
先用争议性内容破圈,再用情感叙事建立信任,最后用硬核技术展示收尾。"
事件发酵第7天,限量版"星空冻干大礼包"在淘宝上线,199元定价的产品3秒售罄12万份。更精妙的是,包装内附赠的"实验室体验套装",让消费者可自制安全食用凝胶,这种参与式营销带动抖音相关挑战视频播放量突破14亿次。阿里巴巴CMO董本洪在内部会议上透露:"我们测算过,这次事件营销的千人成本仅为传统广告的7%,但品牌认知度提升23个百分点。
这场始于深夜喂食镜头的网络狂欢,最终演变为教科书级的新消费品牌孵化案例。当网友还在争论事件真伪时,阿里巴巴早已完成从流量收割到商业变现的闭环。或许正如网友戏言:"你以为在吃瓜,其实早已在阿里的剧本里客串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