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把脸埋进校服袖口时,窗外的蝉鸣正撕扯着六月闷热的空气。高二(3)班后排突然爆发的骚动让监控摄像头自动调焦——这个价值十二万的智能安防系统本该对准教室后门的安全通道。
画面里穿碎花裙的女生正趴在课桌上,深蓝色校裤褪到膝盖位置。数学课代表王蕊举着木质三角板的手悬在半空,板子边缘还粘着三角函数习题的便利贴。三十七双眼睛的注视让空调冷气凝结成肉眼可见的尴尬,直到走廊传来教导主任的高跟鞋声。
"这是新型减压游戏?"李主任推门时,林夏白腻的皮肤上已经叠着三道红痕。校医室检查报告显示,那些伤痕边缘整齐得像是用直尺比着划出来的,最新鲜的印记下藏着陈年淤青的淡黄色轮廓。
戏剧社社长偷偷上传的现场视频,在校园网取得了六万次点击。当所有人都在讨论00后行为艺术时,林夏书桌深处掉出的诊疗单暴露了更惊人的信息:三甲医院心理科的就诊记录显示,这个优等生已经持续服用抗抑郁药物十一个月。
教导处电脑的搜索记录停留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流程"页面,而地下档案室的监控却在凌晨两点拍到异常人影。保安队长老张认出那件墨绿色工装服——属于三个月前辞职的保洁刘姨,她女儿正是七年前转学的上届学生会主席。
当教育局调查组撬开生锈的档案柜,霉味里抖落的处分决定书拼凑出惊人真相:2016至2023年间,共有23起教师体罚事件被篡改为"学生自愿行为矫正"。那些盖着红章的文书里,藏着用修正液涂抹的医疗费报销记录。
林夏母亲在采访中展示的旧手机里,存着四十七条发给校长的未读短信。最后一条发送于去年平安夜:"孩子说再被关禁闭室就要跳楼,求您看看心理医生的诊断书"。而校长办公室的碎纸机里,正卷着今年春季的课外辅导收费明细。
现在,走廊公告栏的模范教师照片墙空了三分之一。那只曾拍过林夏的智能摄像头,此刻正对着重新启用的心理咨询室。阳光穿过百叶窗在地面划出等距光斑,像极了某把三角板留下的红色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