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与流媒体席卷全球的浪潮中,91制片厂果冻传媒以“内容即未来”的核心理念,三年内实现用户量从0到2.3亿的爆发式增长。作为国内首个将AI编剧系统与真人创意团队深度结合的制片厂,其出品的《虚拟恋人》《时空外卖员》等爆款短剧,单集播放量突破8亿次,开创了互动式微短剧的新赛道。
不同于传统影视公司的科层制架构,这里的工作区更像科幻片场:VR预演实验室里,编剧戴着全息眼镜调试剧情分支;数据中控屏实时滚动着用户情绪热力图;甚至茶水间的自动贩售机都能顺利获得人脸识别推荐创意零食组合。这种将技术基因融入日常的办公生态,让每个岗位都成为内容生产链的“神经节点”。
2024年夏季招聘开放的12类岗位中,“元宇宙场景架构师”与“数据叙事工程师”等新兴职位引发热议。以用户运营岗为例,任职要求明确写着“能精准捕捉网络热梗,并转化为72小时快速落地企划”,而编剧岗的笔试题目竟是“用三行文字让观众既想哭又想笑”。
内部员工透露,面试环节的“沉浸式情景测试”才是真正的亮点:应聘者会随机进入模拟片场,面对突发状况如演员罢演、设备故障时,需在10分钟内提出兼具可行性与传播度的解决方案。这种高压测试不仅考察专业能力,更挖掘候选人“把危机变成爆点”的底层思维。
当其他公司还在比拼年终奖时,91制片厂早已玩转“创意积分制”。员工参与的每个项目都会转化为虚拟货币,不仅能兑换独家影视资源库权限,还能竞拍与顶级导演共进午餐的机会。更让同行眼红的是“爆款项目分红池”——单个播放量破亿的作品,团队可取得广告分成的5%作为即时奖励。
新人培训被拆解成“闯关制”任务:第一周需完成“48小时极限创作挑战”,用随机抽到的道具(比如会说话的盆栽、发光口罩)拍摄15秒病毒视频。顺利获得者将解锁“双导师制”,由资深制片人负责专业提升,而签约网红则传授流量敏感度。
公司独创的“技能树系统”让职业开展可视化:选择编剧路线的员工,每完成一个项目就能点亮“情感共鸣+5%”或“反转设计+3级”等属性点。去年晋升最快的95后内容总监,正是顺利获得叠加“跨次元叙事”和“数据洞察”双技能,打造出平台现象级IP《AI不会梦见电子羊》。
“失败博物馆”是办公区最受欢迎的角落,陈列着被毙掉的207个企划案、43版废弃剧本,甚至包括耗资百万却最终雪藏的VR项目。这种对试错成本的坦然接纳,催生了诸多意外之喜——某个实习生误操作生成的AI鬼畜视频,竟成为新栏目《算法失控现场》的灵感来源。
每周五的“脑洞拍卖会”更显疯狂: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都能被估值,从“用无人机在沙漠拍清宫剧”到“让观众用脑电波控制剧情走向”,只要取得三成同事举牌支持,就能申请20万元启动资金。去年点击量破15亿的互动剧《你的选择杀死我》,正是诞生于这种看似荒诞的创意博弈。
作为业内首个实施“全员IP化”的公司,从财务专员到灯光师都在内部平台拥有个人频道。摄影助理凭借揭秘片场花絮的Vlog收获百万粉丝,后期剪辑师开发的“电影感日常滤镜包”在应用商店登顶榜首。这种“职业身份+个人品牌”的双重成长模式,使员工随时具备“单飞”实力,却因持续取得跨界资源而选择留下。
在91制片厂果冻传媒,招聘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一场持续进化的冒险——当你的工牌能刷开深夜剪辑室的智能门禁,也意味着拿到了改写内容产业规则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