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日报
陈萌
2025-08-07 01:06:30
第一步,从设备和账户做起:使用强密码,开启两步验证。不要在不同网站重复同一个密码,靠密码管理器来生成和保存。给手机、平板、电脑设置屏幕锁,确保系统与应用的更新,关闭不必要的权限。很多隐私问题来自旧版软件漏洞和未清理的权限,因此坚持“每日更新、授权前再三确认”是最直接的防线。
云端备份时,优先选择支持端对端加密的服务,开启两步验证并管理授权设备。定期清理不再需要的资料,减少可被利用的数字足迹。当账户异常时,立刻更改密码、查看最近登录记录、撤销不再需要的权限,并顺利获得官方渠道求助。把隐私问题的处理流程写成清单,遇到时能快速执行。
推荐在桌面端使用Firefox,开启严格隐私保护、禁止第三方Cookie、启用跟踪保护;再配合PrivacyBadger、uBlockOrigin、httpEverywhere等扩展,屏蔽广告与追踪器。把DuckDuckGo或Startpage设为默认搜索,或在浏览器中开启隐私搜索选项。
请留心权限请求、隐私条款和数据收集边界,避免在不熟悉的网站输入敏感信息。把所有工具组合成一个日常流程:浏览器隐私设置、搜索引擎替换、扩展安装、两步验证开启、密码管理器启用、加密备份等,逐项落地。若遇到新工具,先评估其隐私策略再决定是否加入你的保护清单。
顺利获得持续小步积累,能在不花钱的情况下构建稳定、可持续的隐私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