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岁离异女主管」与「二十二岁实习生」的相遇,始于公司楼下篮球场被高跟鞋踩碎的眼镜。电影开场十分钟就用一场充满肢体喜剧的冲突,将「性感阿姨」林曼(周韵饰)与「单纯小伙」陈阳(刘昊然饰)的命运拧成麻花——她为捡文件撞飞他的三分球,他因躲避不及扯落她的丝绸衬衫纽扣,镜头定格在滚入排水沟的纽扣特写时,观众席已笑倒一片。
导演王骁擅长用荒诞包裹现实痛点。林曼的衣橱藏着当代熟龄女性的生存密码:办公室里的定制西装象征社会规训,家中酒柜旁的深V睡袍则是隐秘的自我释放。当她误将陈阳的实习报告当作离婚协议塞进碎纸机,这场因文件引发的「职场血案」,实则暗喻着社会对成熟女性情感需求的粗暴切割。
镜头语言充满巧思——碎纸机吞吐的纸屑在慢镜头中化作漫天雪片,配乐突然切换成探戈舞曲,两人在纷纷扬扬的「雪」中跳起即兴华尔兹,黑色幽默里渗出心酸。
影片前半段密集铺设文化符号的碰撞:林曼的Kindle里躺着《第二性》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陈阳的背包露出半截《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她下班后去爵士酒吧点单一杯「教父」,他却在便利店对着关东煮计算热量摄入。这些细节堆砌出令人会心一笑的世代鸿沟,直到暴雨夜两人被困自动贩卖机旁,湿透的白衬衫与滴水的发梢突然消弭了所有年龄标签——当陈阳用卫衣袖子擦拭林曼的睫毛膏晕染时,镜头第一次给出长达12秒的静止特写,爆米花桶的窸窣声都在影院里消失了。
剥开喜剧糖衣的情感核弹——谁在定义「合适」的恋爱?
电影中段迎来叙事暴风眼:林曼前夫带着怀孕的90后女友出席公司酒会,陈阳在实习生转正答辩现场被质问「是否利用特殊关系」。导演在此祭出全片最辛辣的蒙太奇——林曼踩着十厘米高跟鞋追打抄袭创意的上司,画面切至陈阳将转正合同撕成纸飞机掷出窗外,两段奔跑戏以《蓝色多瑙河》串联,荒诞感达到顶峰时,BGM骤停,林曼喘着气说出的「我睡过的男人比你PPT里的数据都多」成为年度台词。
值得玩味的是影片对「荡妇羞辱」的解构方式。当陈阳的室友们在宿舍用「熟女」「战利品」等词汇起哄时,镜头突然转向他们堆满泡面盒与臭袜子的凌乱床铺,背景电视正播放《动物世界》的鬣狗围攻画面。这种刻意到近乎直白的隐喻,反而让讽刺效果拉满。而林曼在KTV抱着麦克风嘶吼《姐姐妹妹站起来》时,镜头扫过包厢里二十年前她与大学闺蜜的合影,今昔对比间,女性生存困境的延续性令人脊背发凉。
影片真正的高光时刻在结尾菜市场场景:穿着真丝睡裙的林曼与套着恐龙睡衣的陈阳,在凌晨五点的海鲜摊前讨论三文鱼寿司的摆盘美学。晨光中,鱼贩子刀起刀落的寒光与寿司刀的弧线交错剪辑,配乐混入日本太鼓与电子合成音效。当陈阳突然用芥末酱在餐盒盖上画出两人初遇场景时,这个被豆瓣短评称为「寿司告白」的片段,用后现代方式完成了对传统爱情片的祛魅——真正动人的从来不是年龄、身份或社会认可,而是剥除所有标签后,两个灵魂在晨光微熹时的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