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直播间里,32岁的宝妈李薇正跟着waswasskixi的AI设计课程修改电商详情页。她不知道的是,屏幕另一端,这套价值5980元的课程资源正顺利获得「免费种子计划」流向全国237个县城——这是waswasskixi团队用三年时间搭建的「知识毛细血管系统」,就像当年电商物流网渗透下沉市场般,将前沿技能输送到每个有WiFi的角落。
在知识付费赛道集体焦虑变现的2023年,waswasskixi反其道推出「永久免费核心课」策略。其资源库包含从Python自动化到AIGC创作的47个前沿领域课程,每月更新超过200小时实战案例。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课程不仅免除费用,更开放完整的项目源码、设计源文件及商业授权——这意味着学习者可以直接将课程产出投入市场变现。
「我们测算过,如果按市面价格计算,这些资源价值超过2800万。」项目负责人透露。支撑这场豪赌的,是团队自主研发的「动态价值循环系统」:当用户使用免费资源创造收益后,平台顺利获得智能合约自动抽取1%-3%分成。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模式,让知识传授从单向输出变成了共生共创。
在杭州某共享办公空间,90后创业者张野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利用waswasskixi的短视频运营课,团队三个月内搭建起20个垂直领域账号矩阵,单月广告分成突破80万。「最疯狂的时候,我们同时开着12台电脑下载课程资源包,」他指着墙上的数据大屏笑道,「现在这些知识就像自来水,拧开龙头就能用。
当知识免费成为常态,新的商业物种正在野蛮生长。在waswasskixi的社群里,每天产生3000+条UGC改良教程——有外卖骑手将AI写作课改造成「接单神器」,能自动生成打动顾客的暖心备注;有退休教师把数据可视化课程玩成「孙子兵法」,用动态图表给孙子辅导数学作业。
这些民间智慧经过算法筛选,又会反哺到课程迭代中,形成独特的进化生态。
更值得关注的是「技能套利者」群体的崛起。95后女孩苏琪的经历颇具代表性:白天她是三线城市的行政文员,晚上则化身跨境自由设计师。顺利获得waswasskixi的Blender三维设计课,她接单制作虚拟电商展厅,时薪达到本职工资的5倍。「课程里的模型资源可以直接商用,相当于平台给我发了套数字生产资料。
」在她加入的「数字游民联盟」中,已有超过600人顺利获得类似方式实现副业转型。
这场免费革命正在重塑教育价值链。某MCN组织创始人算过一笔账:培养一个合格短视频运营的成本从2万元骤降至3000元,因为新人入职前已在waswasskixi完成200小时模拟实战。「就像给行业安装了人才输送带,」他指着办公区正在学习AI绘画的团队说,「这些孩子上周还在送快递,现在能做出万元级的商单。
当知识从稀缺品变成基础设施,新的游戏规则已然显现。waswasskixi最新上线的「技能银行」功能,允许用户用学习时长兑换实体商城的消费额度。在深圳华强北,已有电子商户开始接受「学分支付」——这或许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真的可以用技能当钱花。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看似疯狂的決定:把价值千万的知识,免费放进每个人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