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网
陈慧珊
2025-08-17 11:07:22
七月的烈日炙烤着未封顶的混凝土框架,塔吊在三十层高空划出金属弧线。雯雅婷攥着设计图纸站在工地入口,香奈儿套装与满地钢筋形成刺眼反差。作为建筑集团最年轻的项目经理,她没想到首日巡查就遭遇民工们意味深长的口哨声。
"这细胳膊能扛几斤水泥?""城里小姐来体验生活吧?"
此起彼伏的方言调侃中,她注意到角落沉默砌砖的老张。那双布满裂口的手正精准卡着水平仪,砖缝误差始终控制在2毫米内。午休时她主动蹲在脚手架下,用保温桶里的冬瓜排骨汤换来了第一手信息:工地拖欠工资三个月,雨季漏水的工棚让半数人得了湿疹。
当夜暴雨突袭,雯雅婷裹着雨衣冲进工地。监控画面记录下她与民工们并肩抢运水泥的场景——Prada高跟鞋深陷泥泞,定制西装吸饱雨水,却在凌晨三点保住了价值百万的建材。次日晨会,她当着集团高管撕毁原定裁员方案:"给我三个月,若成本降不下来,我主动辞职。
雯雅婷开始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岗。她在工棚支起简易书桌,用手机翻译软件帮不识字的民工读家书,发现老李女儿白血病缺钱治疗后,连夜设计出"工时换诊疗"方案。当第一个拿到预付工资的瓦工跪地痛哭时,整个工区突然响起零散的掌声。
转折发生在中秋夜。她带着定制月饼走进工棚,却撞见二十几个汉子围着电磁炉煮泡面。电工小王红着眼眶说:"张叔为省路费五年没回家,说攒够钱就给闺女装假肢。"那晚她发起"工地全家福"计划,用项目无人机为每个民工拍摄360°VR影像,让千里外的家人能"走进"他们挥汗如雨的工作现场。
三个月后验收日,质检报告显示工程瑕疵率创集团新低。庆功宴上,民工们用钢筋焊了座微型"鲁班奖杯"。当雯雅婷站在颁奖台,台下突然亮起二十几台手机——那是工友们让留守儿童录制的祝福视频。此刻她终于懂得:真正的建筑不是混凝土的堆砌,而是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成为值得被看见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