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表第三栏的「语文」二字被红色马克笔粗暴划掉,取而代之的是歪斜的「生存游戏」四个字。林小野把玩着从实验室偷来的浓硫酸试剂瓶,金属瓶身在晨光里折射出冷冽的光。这是她策划三个月的「特别课程」,目标直指那个永远穿着灰西装、板书工整如印刷体的李老师。
镜头从教室后门缓缓推进,三十张课桌被拼成古罗马斗兽场的环形结构。吊扇叶片上缠着从话剧社顺来的锁链道具,讲台被改造成中世纪刑讯台模样——所有布置都精准复刻林小野笔记本里的设计图。当李老师推开门时,悬挂在门框上的鸟笼突然打开,三十只白鸽扑棱着冲向天花板,羽毛混着粉笔灰在光束中形成诡异的雾霭。
「今天我们来讨论《孔乙己》的现代性解读。」李老师扶正被鸽翅掀歪的眼镜,粉笔刚触到黑板就发出刺耳的断裂声。林小野的冷笑声从最后一排传来,她按下藏在课桌下的遥控器,投影幕布突然降下,播放着用AI换脸技术制作的视频——穿长衫的孔乙己正在便利店偷关东煮,被监控拍到时竟对着镜头背诵《出师表》。
这场精心设计的「课堂暴动」逐渐失控。当李老师试图拔掉投影仪电源时,藏在讲台里的烟雾装置突然启动,靛蓝色浓烟中,学生们戴着防毒面具从书包里掏出激光笔,在烟雾墙上投射出「应试教育去死」的血色标语。镜头在此刻突然切换成李老师的主观视角,摇晃的画面里,那些平日温顺的学生仿佛集体异化成暴民,而黑板报上「高考倒计时98天」的鲜红数字正在诡异地跳动。
浓烟散尽后的特写镜头里,有半截粉笔滚落到林小野脚边。她弯腰捡起的瞬间,画面闪回到三个月前的深夜:空荡的教师办公室里,李老师正用那支粉笔在泛黄的备课本上勾画重点,眼镜滑到鼻尖都浑然不觉。镜头拉近,备课本边缘密密麻麻的批注突然变得清晰——「小野的作文需要引导而非否定」「现代诗单元要准备拓展阅读材料」…
此刻的教室里,林小野发现粉笔上刻着极小的楷体字:第七套模拟卷作文题解析。她突然想起上周暴雨夜,教学楼下那个撑着破伞目送学生离去的佝偻身影。当所有激光笔的光束重新聚焦到讲台时,李老师正用衬衫袖口擦拭着被烟雾熏花的眼镜,露出底下青紫的眼袋——这是陆续在熬夜批改作文留下的印记。
「你们知道孔乙己为什么坚持穿长衫吗?」沙哑的嗓音穿透防毒面具的嗡鸣。李老师摸索着走到窗前,哗地拉开窗帘,正午的阳光如熔金般灌入教室,照见悬浮的粉笔灰里藏着无数微缩板书:鲁迅手稿影印件、新概念作文大赛通知、往届学生的感谢信…这些被当作「应试垃圾」的资料,此刻在光线下显露出隐秘的烫金批注。
当林小野鬼使神差地摘下防毒面具时,听见后排传来压抑的抽泣声。那个总在周记里写「想死」的男生,正死死攥着李老师私下塞给他的《海子诗选》,书页间飘落的银杏书签上,钢笔字迹清晰可辨:「诗歌不是答案,是让你活到找到答案那天的氧气。」镜头缓缓升高,越过教室窗户定格在走廊荣誉墙——李老师十年前的「创新教学奖」证书,正安静地躺在「优秀教师」锦旗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