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发k8国际

    「生物课老师拿我当教材作文」:一段令人难忘的成长故事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陆展博2025-08-25 02:00:02

    教室里有一种细微的潮湿气味,显微镜的镜片在灯下泛出微光,老师把显微镜的盖玻片轻轻推向我手心。她说:‘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小宇宙,有自己的地理、气候和规则。’她不是用命令来启发,更多是用一个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的任务:让一个普通的学生成为这节课的教材。

    她说:‘每个人的日常都是微观世界的一部分,学会观察,才能学会解释。’于是那天的课堂不再只有讲义的线条,而多了一份个人叙事的重量。老师请我站起来,谈谈自己的日常:早晨的地铁、教室里的一盏孤灯、窗外的那棵老槐树如何随季节变化。她把我的话放进课堂的框架里,像把一个平凡的故事放进显微镜下观察的样本。

    她说:‘你愿意把自己写成一个案例,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吗?’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以一个研究对象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每天的情绪波动、身边小事的因果关系、人与环境的互动。老师没有强行改变我,只是在恰当的时刻点亮了灯,让我看见自己也有结构、有模式、有未曾发掘的系统性。

    她用生物学的语言,慢慢把我的生活绘成可以解读的图谱。课程结束后,我得到了一个任务:将自己那天的观察整理成文字,作为一次作文的素材。看似普通,却像把日常放在显微镜下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被讨论、被提问。这种把自我作为教材的做法,在我青涩的内心里,埋下了一颗成长的种子。

    回家的路上,我开始注意到更多的细节:桌边那早晨的咖啡香、墙角的蜘蛛网、窗台上微小的菌丝在风里的摆动。它们在我的笔记里逐渐成为某种证据,证明‘看见’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主动地观察、记录、解释。老师的评价也从笼统的表扬,转向对我观察方法的肯定:她说,真正的学习不是把某个答案填满,而是用一个个小问题拼出一个完整的理解地图。

    从那时起,我对课堂的期待不再是高分,而是发现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我开始在每次上课前准备一个问题清单:这段时间我们讨论的主题,我能用哪一个日常片段做出对应的实例?我的书桌上渐渐多了一本笔记本,专门记录‘看见-质疑-验证’的三部曲。老师用我的故事做教材,其实是在传递一个理念:学习不是把某个答案填满,而是用一个个小问题拼出一个完整的理解地图。

    而那段时光也成为我后来写给同学、家长、未来职业伙伴的第一份‘自我教材’。它提醒我:每个人都携带属于自己的数据集——情绪、记忆、环境、行为——只要愿意,我们就能把它整理成对世界的解释。这段经历成为我日后面对任何课程时都愿意以第一性原理去观察的起点。

    她没有给我答案,却给了我一条通向答案的道路。从那以后,我开始用同样的姿态去看待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窗台上缓慢生长的苔藓,操场边的野花,河边水生植物的根须,以及同学们在实验室里不经意间透露的思考方式。我把观察写成日记,把日记整理成报告,把报告用图表呈现给同学。

    每一步都像做实验一样,需要怀疑、验证、修正。老师的做法不是简单的‘背诵知识’,而是“把学习变成探索的过程”。她让班级里每个人都成为彼此的教材。你用你的故事来解释生态平衡、你用你的偏见来检验科研假设。课堂里不再只有答案的光点,还有追问的火花。

    我的声音开始变成一种资源:给别人给予一个看问题的角度,给自己一个公开表达的练习场。在这条路上,我学会了写作也学会了倾听。写作不再只是为了拿到分数,而是为了让他人理解我的观察、理解我的不确定、理解我的成长。我的家人也从我的笔记里看到一个新的自己——一个愿意把日常生活带进课堂、愿意把科研和情感放在同一张讲台上的孩子。

    我体会到,成长其实是一场持续的自我教育,每一次记录都是一次自我校准。于是,当高考的压力来临,当新学科的门槛抬高,我没有退缩。因为我知道,教育的力量不在于让某个人记住无数条答案,而在于教会每个人如何把复杂的世界拆解成可理解、可操作的部分。我的成长故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一段段别人的注解组成的注本。

    如果说最初的教材来源是我的故事,那现在的教材就需要更多的真实、多元与开放。把生活变成理论,把理论落地成行动,这是我对那位生物老师的回赠,也是对所有正在寻找学习之路的你我:你也可以把自己的经历,转化成他人眼中的教材,成为自己的也成为他人的启发。

    如果你被这段故事触动,也许你也在寻找一种能把日常变成学习材料的方法。我们的成长课程正是这样一种尝试,强调情境化学习、以问题驱动、以证据说话。无论你现在的起点在哪个阶段,都可以开始你的‘自我教材’之旅。

    「生物课老师拿我当教材作文」:一段令人难忘的成长故事
    责任编辑: 陈晓和
    奥美森、三协电机 北交所IPO获证监会批复同意
    金岩高新港股IPO: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下滑 16年矿龄难承每年近3亿开支 前次估值4亿难跨港交所门槛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