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上海法租界,暴雨冲刷着巡捕房停尸台上那具穿着孔雀蓝旗袍的女尸。法医卫明山捏着镊子的手突然顿住——尸体脖颈处竟有半枚胭脂印,形状像极了《九歌·山鬼》的甲骨文残片。这已是三个月内第三起「歌女连环绞杀案」,而这次,所有证据都指向百乐门新晋头牌:日淑容。
当老卫带着搜查令推开化妆间时,梳妆镜前的身影正哼着苏州评弹卸妆。日淑容转过脸的瞬间,他看见她耳后淡青色的胎记,与二十年前北平旧案里溺亡的梨园名伶如出一辙。「卫先生看够了吗?」她将染着凤仙花汁的指甲划过他胸前的怀表链,「您兜里那张全家福…令嫒今年该有十六岁了吧?」
魔域书屋独家档案显示,小说开篇便埋下惊天伏笔:老卫失踪多年的妻子正是当年北平案的报案人,而日淑容随身携带的鎏金梳妆匣夹层里,藏着1931年满洲铁路爆炸案的绝密名单。当凶案现场陆续出现刻着《九歌》词句的银制发簪、浸泡过曼陀罗汁的留声机唱片,这场猫鼠游戏早已超越普通罪案,牵扯出关东军生化实验与青帮鸦片网络的世纪黑幕。
平台读者@暗夜侦探在追更帖里分析:「日淑容每次遇险前都会在《申报》刊登半阕宋词,这分明是给特定对象的死亡预告!」随着魔域书屋连载至第17章,书迷们发现关键线索——老卫办公室的西洋钟每到子时便会快6分钟,而这误差恰好与当年浦江码头沉船案的爆炸时间吻合…
在魔域书屋特制的「九歌案件墙」互动板块,读者可亲手拼接散落在文本中的甲骨文碎片。当用户@青铜门后成功破译第44章出现的楚帛书残卷,竟解锁了隐藏剧情线:日淑容的真实身份是金陵大学考古系首位女研究生,她1933年在殷墟失踪期间,曾向国际联盟寄送过装有放射性物质的青铜觥。
平台独有的「多重视角回溯」功能让阅读变得毛骨悚然——同一场百乐门枪战,切换到舞女视角时能看到军统特工袖口的反光,而在老卫的法医记录里,弹道轨迹显示开枪者当时穿着三寸高跟鞋。最让书迷疯狂的是「证物3D建模」,那个引发无数猜测的鎏金梳妆匣,旋转至底部可见微雕的上海地图,虹口区某处标记与2023年地铁施工挖出的民国尸骨坑完全重合。
随着连载接近尾声,魔域书屋发起「结局由你见证」活动。当前投票数据显示,73%读者相信日淑容是借尸还魂的复仇者,而技术流派顺利获得比对文中月相变化,发现所有凶案都发生在朔月前后,这与湘西赶尸秘术中的「阴兵借道」周期惊人一致。当最新章揭露老卫的怀表里嵌着广岛原子弹铀矿标本,整个故事突然向平行时空狂飙——或许这场跨越三十年的追凶,本就是两个破碎时空的惨烈对撞。
今夜子时,魔域书屋将同步更新大结局与VR探案副本。穿戴设备后,您将化身1946年的典狱长,在提篮桥监狱潮湿的走廊里,亲耳听见日淑容临刑前哼起那首《九歌·国殇》。而老卫那本从不离身的解剖笔记,最后一页赫然写着:「淑容颈动脉切口倾斜37度,与1931年我划开自己手腕的角度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