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那年我像被困在玻璃罩里的蝉,明明能看见整个夏天,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林老师抱着教案走进教室时,樱花正从窗外飘进来落在她藏青色的西装领口,那抹淡粉在肃穆的深色布料上洇开,像宣纸上晕染的水墨画。
所有人都说新来的语文老师像移动的冰山,我却在她批改的周记本里发现用红笔勾勒的《人间失格》段落。那天傍晚空教室里,她指着被我涂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本说:"文字该是剖开自己的手术刀,不是讨好别人的糖果纸。"窗外的樱花突然被风吹得扑簌簌响,我听见胸腔里有什么东西在裂开。
《樱花学园物语》的游戏界面在手机屏幕亮起时,我正躲在体育馆后墙啃冷掉的饭团。像素风格的樱花树随风摇曳,主角NPC头顶浮着对话框:"要试试把真心话写成俳句吗?"这让我想起上周文学社活动,林老师把俳句作业拍在桌上时震落的粉笔灰:"十七岁不该活得像个校对符号。
当游戏进度达到第三章时,现实中的樱花开始成片凋落。我在虚拟校园里栽种的樱花树却越长越高,每次完成情感日记任务就会绽放新枝。林老师把《海边的卡夫卡》塞给我时,指尖划过书脊的力度像在调试某种精密仪器:"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梅雨季来临时,游戏更新了"心灵密室"副本。我操纵角色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看见满墙贴着自己写过的所有周记片段。系统提示音说:"请重新排列这些记忆残片",那些曾被红笔圈出的病句在荧光中漂浮,组合成意想不到的诗行。
现实中的转折发生在期中考后的黄昏。林老师把我叫到樱花树下,递来带着油墨香的校刊——我改写七次的短篇小说印在"新芽"专栏。她摘下发间沾着的花瓣轻笑:"文字终于开始咬人了。"远处传来《樱花学园物语》的背景音乐,不知哪个同学正在玩新上线的多人模式。
当游戏通关画面亮起时,我正站在文学奖颁奖台上。像素樱花和真实樱花在记忆里重叠成双重曝光,林老师鼓掌时手腕上的檀木手串泛起微光。评委说获奖作品让人想起太宰治与三岛由纪夫的混合体,只有我知道那些支离破碎的比喻,是在游戏里做了四十三次日记诊疗的结果。
现在登录《樱花学园物语》时,总能在公告栏看见自己设计的"情绪拼图"小游戏被选为热门活动。无弹窗设计的清爽界面流淌着钢琴版樱花谣,新玩家们正在讨论如何解锁隐藏剧情。而我会点开林老师的LINE头像,把刚写完的小说段落贴进对话框——这大概就是成长最美的样子,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我们终将学会温柔地解剖自己。
(游戏彩蛋:完成全部情感日记可解锁樱花祭特别剧情,输入兑换码"成长物语"领取限定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