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的滴答声在凌晨三点格外刺耳。林海把脸贴在保温箱的观察窗上,呼出的白雾在玻璃上晕开又消散。女儿小葡萄蜷缩在恒温箱里,皮肤薄得像层蝉翼,连呼吸都带着令人心惊的停顿。
护士第七次来劝他休息时,这个三十岁的汽修工正用游标卡尺测量自己的胸膛。"23厘米,够不够?"他扯开病号服露出结实的胸膛,金属尺子抵在发红的皮肤上,"文献说袋鼠式护理需要20厘米以上的接触面积。"
这是小葡萄住进NICU的第十八天。七百克的早产儿经不起任何感染风险,但持续下降的体温正在吞噬她最后的生机。当主治医生说出"体温维持失败"的诊断时,林海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了第六十七条护理知识——人体恒温37℃。
次日查房时,整个儿科病区都听见了器械推车的急刹声。消毒过度的走廊里,赤裸上身的父亲像抱着易碎品般托着浑身管线的新生儿,监护仪的红线在两人紧贴的胸膛间渐渐平稳。"这叫父源性恒温箱。"他对着目瞪口呆的医护咧嘴一笑,结痂的嘴唇渗出细细的血珠。
在取得特批的医疗方案里,林海每天要进行五小时皮肤接触。消毒棉球擦过肋骨的刺痛,心电贴片在胸口压出的红印,还有女儿轻如羽毛的心跳声,构成了他新的生物钟。某次交接时,护士长发现保温箱里多了本《汽车维修手册》,翻开的内页用机油画满了歪扭的爱心。
当小葡萄第一次抓住父亲手指的那天,林海从工具包里掏出了被液压油浸透的《安徒生童话》。这个初中辍学的男人开始用扳手敲击输液架打节拍,把童话改编成修车厂版本:"灰姑娘的水晶鞋需要更换刹车片,人鱼公主的尾巴要定期做四轮定位…"
渐渐有护士发现,每次皮肤接触时,男人的胸膛总在微微震动。藏在病号服下的手机正在播放《新生儿抚触指南》音频版,充电宝连着三条数据线——一条供电,一条连着监护仪,还有一条悄悄缠在女儿的小指上。
第三十二天,主治医生在查房记录上写下医学奇迹:患儿体重突破2000克。而林海的护理笔记已经更新到第189条,最新一页画着带翅膀的千斤顶,旁边标注"爸爸牌体温计永久保修"。
出院那日,整个病区的窗帘都在晨光中晃动。林海用安全绳把自己和女儿绑成连体人,背着装满注射器的工具包走出医院时,保安差点按下报警器。直到看见他T恤上印着的"人工恒温箱使用中",才笑着挥了挥手。
现在,当小葡萄在儿童公园第一次摸到真正的袋鼠时,她突然转身扑进父亲怀里。"爸爸的肚皮更暖和,"五岁的小女孩认真比较,"而且会讲会动的故事书。"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地上重叠的身影里,隐约可见当年保温箱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