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的深秋将枫叶染成血色时,林婉如正对着烤箱里焦黑的曲奇发怔。这是她陪女儿留学美国的第三个月,丈夫因国内生意缺席的第七年。落地窗外飘着细雪,屋内暖气发出轻微的嗡鸣,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三天没说过完整的句子。
钢琴声就是在这时穿透楼板的。肖邦的《夜曲》像丝绸滑过皮肤,让她想起二十年前艺考教室里那个总把白衬衫扣到最顶端的钢琴老师。现在这旋律来自楼上新搬来的租客——25岁的音乐系助教程述,有着混血儿特有的琥珀色瞳孔,说话时总不自觉用拇指摩挲咖啡杯沿。
"林姐要不要试试我烤的苹果派?"某次楼道相遇时,年轻人递来的瓷盘还带着烤箱余温。他总穿着宽松的灰毛衣,袖口滑落时露出小臂淡青的血管,让婉如想起江南老宅里那些被雨水浸润的竹节。
每周三下午的钢琴课逐渐演变成两人心照不宣的约定。程述会带着手冲咖啡和乐谱敲开房门,教她弹《月光》时,年轻男性的体温透过薄毛衣渗进她肩胛。有次示范跨八度音阶,他的胸膛突然贴上她后背,呼吸扫过耳垂的瞬间,婉如发现自己的左手正死死攥着琴凳边缘。
危险信号在平安夜达到顶峰。女儿去同学家过夜后,程述带着红酒来帮忙布置圣诞树。暖黄色灯光下,年轻人卷起衣袖调试彩灯线路时,腕骨凸起的弧度让婉如想起丈夫求婚那天解领带的动作。当泡沫顺着香槟杯壁滑落,他的拇指突然抚过她唇角:"这里沾到奶油了。"
阁楼折叠床发出吱呀声时,窗外正好飘起平安夜的第一场雪。程述的体温比壁炉更灼人,他咬住婉如珍珠耳钉的动作让她想起二十岁那年偷穿母亲旗袍被发现的夏夜。年轻躯体带着琴房松香的气息,却在某个瞬间突然停顿:"你在发抖。"
这句话像盆冰水浇醒了她。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画出银色条纹时,婉如正盯着浴室镜里的自己:39岁的身体留着剖腹产的淡疤,胸口还印着年轻人失控时留下的齿痕。程述在厨房煮咖啡的背影让她想起女儿幼儿园时的亲子运动会——那年丈夫也是这样背对着她接电话,直到颁奖仪式结束都没回头。
秘密在情人节那天被撕开裂缝。女儿举着同学送的巧克力推门进来时,程述的手指正缠绕着婉如睡袍腰带。少女困惑的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最终定格在母亲锁骨处的红痕。那夜婉如跪坐在女儿反锁的房门外,听见里面传来压抑的抽泣,就像十二年前丈夫的情人打来电话时那样。
转折发生在程述毕业音乐会当天。婉如坐在礼堂最后一排,看着聚光灯下的年轻人演奏自己教他的《离别曲》。谢幕时他突然望向观众席:"这首曲子献给教会我成长的人。"她慌乱起身时碰翻了座椅,却在安全通道被程述截住。年轻人眼底闪着偏执的光,把乐谱塞进她掌心,内页用铅笔写着某间汽车旅馆的房号。
此刻婉如站在旅馆霓虹灯牌下,手机屏幕显示着女儿发来的消息:"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像极了那年婚礼上的唢呐声。她摸出化妆镜补口红时,突然在倒影里看见二十年前那个穿着白裙在琴房练指法的自己。镜面"啪"地合上时,一滴泪正好砸碎在手背的烫伤疤上——那是上周煎牛排时为掩饰慌乱留下的印记。